中国侨网2月27日电据美国《侨报》报道,现年36岁的美国旧金山华裔居民周亚伦(AlanChow,音译),于2月17日在优胜美地国家公园的HetchHetchy入口处被报告失踪后一周,于2月23日找到,他的身体状况良好。
周亚伦此次为独自背包旅行。幸运的是,23日中午他被一架巡逻的直升机发现。优胜美地国家公园负责人格迪曼说,周亚伦在失联以后的行为都为他获救赢取了更多的可能性,“周亚伦为市民做了一个正确示范:如果你跌倒或迷路了,要保存体力,尽量在失联地附近不要动,这会让你更容易获救。”
格迪曼说,优胜美地的小径通常在夏季清晰可见,但在冬季积雪和寒冷的情况下,一些小径被覆盖,所以周先生迷路了。但周先生的野外知识和携带装备使他能够在冰冻的温度和雪地中生存近一个星期:“他做了正确的事情,安置了他的帐篷,用融化的雪水喝了点东西,吃了点东西,穿上了保暖的衣服,并且能够保持冷静。”
据中登协统计发布的近三年《中国户外安全事故分析报告》显示,每年发生的山难事故原因,迷路均位列榜首,且所占比例呈上升趋势。
2014年-2016年,全国因迷路导致的户外事故数据比例分别为40%、45%、45%。仅2016年10月,全国共有超过1000起户外迷路事件(数据来源:慧择网)。其次,由迷路引起的失温、失联等比例则高达80%。
所有人在陌生的地方都有可能迷路
▼
比如彭加木这样的地质专家,迷失在罗布泊,至今三十年了无影无踪;
比如任铁生这样的地理专家,有着三十年户外经验,迷失在妙峰山,至今快三年了无影无踪;
比如老边这样的老驴,迷失在太白山,至今整三年了无影无踪;
比如大杨这样的强驴,迷失在鳌山,至今也半年了无影无踪。
这告诉我们,不但罗布泊那样的“海洋”里能翻船,即使门头沟这样的“阳沟”里也照样翻船。
迷路后的应对措施
迷路并不十分可怕,可怕的是,迷路后没有采取合适的自我保护与解救方法。掌握以下一些基本户外迷路应对常识,则有助于迷路后自我脱困,或提升被成功救援概率。
保持冷静——迷路后容易产生紧张情绪,这是很正常的,但应避免盲目恐慌。若被负面情绪控制,容易影响理性判断,难以科学合理地采取后续行动。
若是团队迷路,更应保持冷静,齐心协力;切忌出现慌乱争执等,以免使团队陷入更大困境。
原路折返——最早发现迷路时的地点,或已经走过确认无误的地方,一般与后续“正路”不会偏离太远,迷路者应尽量回到那里,并将其作为之后探路的辐射基点。
如果已经完全迷失,或因为冬季风雪无法辨识折返路径, 则应先停留原地,冷静思考,利用现有资源确认折返方位及线路。
辨别方位——科学使用专业工具获取自己所在的方位,可为下一步行动提供依据。
尽快扎营——冬季气温低,天黑时间提早,夜晚气温下降很快。如果未能在在天黑前脱离困境,一定要尽快做好露营准备。但注意一定谨慎选择露营地点,以免冬季夜间突现风雪天气。
发出信号——如确认迷路,无法自我脱困,应及时利用手机等通讯设备联系亲友或报警。出现手机信号不好或没电等情况时,还应掌握其他求救方式。
自我保护——迷路后应注意保存体力,不要盲目走动,徒增损耗。同时,在迷路时间上,应做好最坏的打算,清点及合理分配食物,并注意保暖。
迷路后的禁忌
天黑行路——户外环境未知,天黑后更加难以辨识危险地带。迷路后,出于焦急心理连夜寻路,很容易陷入危险,是迷路后一大禁忌。
当你走向户外
请不要抱有轻视的心态
或高估自己的能力
毕竟
在任何意外面前
无论是户外小白还是资深玩家,都一样脆弱
希望每一个迷路的人都可以平安回来!
-END-